二、“回”型塘高效精養
何謂“回”型塘,就是在蝦池內沿池壩開挖環溝,形似“回字”。
我國小龍蝦人工養殖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內消費量的不斷增加,小龍蝦成為當前水產的熱門養殖。卓越“養護”理念在全國各地都被行業所接受和宣揚,養殖效益更得到廣大養殖朋友的高度認可。筆者經過多年的塘頭服務,通過深入調研,總結高產成功者的養殖經驗——用卓越“養護”理念,打造小龍蝦健康高效精養模式與廣大小龍蝦養殖戶分享。誠望對您有所幫助!
淡水小龍蝦,原屬海水物種,后被帶到內地后能夠自身在淡水中生存生長并繁殖,對水質、水源、營養需求等沒有很苛刻的條件,苗種在塘口可以自己繁殖,不需要人工孵化?,F屬當地物種。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能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精養小龍蝦對水草有很高要求,水草是小龍蝦棲息和蛻殼時的隱蔽場所。蛻殼基本上沒有什么規律,對水質和溶氧要求不如南美白對蝦高,不需要投入增氧機等設備,養殖成功率和養殖效益較高。
淡水小龍蝦的市場需求異?;鸨?,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是當前水產品中為數不多的明星產品。最近兩三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使其成為湖北地區廣大水產養殖戶的首選品種。淡水小龍蝦養殖效益比較可觀,因其是當地物種,如時間安排得當,每年可以養兩造。
1. 池塘建設
精養小龍蝦與蝦稻輪作有很多相似但又不同之處。稻田養蝦模式對塘口水位的要求并不高,灘上可以關40~50公分的水就可以了。但回型塘精養模式就不同,七八月份夏季高溫時期,水位必須提高到1~1.2米左右,保證底層水溫不能過高,以免影響小龍蝦生長。
塘口要求:中間灘上水位可以關到1.2米左右,四周回型溝底水深要有1.5~1.8米。池中田灘上正中開十字型的溝,深約1米,寬1.5~2米,方便小龍蝦能在夏季躲避高溫,以及有足夠的避暑活動空間。同時四周坡度要大,在1:3左右,使小龍蝦在冬季有足夠的打洞和交配場所。如面積較大,可在塘口中間開幾條“川”字型田壩。
2. 健康清塘
可按 “稻田養蝦—健康清塘”流程操作。
3. 充分準備(肥水培藻,栽草護草,投放螺螄)健康投苗
因蝦苗出售主要集中在3~7月份,塘口的準備情況又都不同,應合理安排放苗時間。放苗時間主要有兩個方向:
一是年前有種蝦的塘口。在四月底前將前一年越冬的存塘蝦包括蝦苗徹底起捕賣完并排干池水。五月份用10天左右的時間將塘底翻耕曝曬,而后再進行健康清塘(5~7天),健康肥水(5~7天),健康種草養草至7月初放龍蝦苗。
二是新開的塘口,可在年前清塘,種植水草,等到年后再放苗。在塘口準備好的條件下,年后放苗時間的考慮:一是水草長勢情況,二是苗種價格是否合適,三是養殖效益基本預算和各種風險的預算。條件合適可在三月中旬開始放苗。
選苗,護苗,放苗:
好蝦苗必須在沒有發病的塘口選購,每畝80~100斤為宜,苗體色越青越好,規格要齊,規格在80~100頭/斤最好,也可多選幾個塘口進苗,最好是在短時間內能把苗進齊;苗放到塘里之前2小時要先防抗應激,用應吉寧+超C(1+1用3畝),之后沿塘邊坡度放苗,讓苗能自行爬入水中,并及時把傷苗、殘苗、死苗揀出。與“稻田養蝦”選苗基本相似。
合理投放螺螄:
每畝200~300斤。螺螄既是小龍蝦的天然餌料,又能吸收塘底腐生營養,清潔塘底,同時還能改善濃濁水。
池塘草種選栽的合理分布:
水草覆蓋面積一般約占池塘的1/3~1/2;而且水草不能過于單一,至少2種以上為好,要合理搭配。這樣,不但小龍蝦品質得到明顯提高,而且平均產量能增加20%以上。這里推薦幾種水草搭配模式:①25%輪葉黑藻、15%伊樂藻、60%苦草%;②60%輪葉黑藻、15%伊樂藻、25%金魚藻;③25%微齒眼子菜、15%伊樂藻、60%苦草%。伊樂藻發芽早、長勢快,易堵塞水路通道,種伊樂藻時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空隙(顆距0.5米,行距2米),伊樂藻空隙里可種黃絲草,保持排換水時水流暢通,避免水草過于密集產生死角。很多養殖戶的虧損與伊樂藻種植過多過密有關。
水草種植遵循以下原則:不同位置、不同時間種不同的水草。12月~2月,深溝里面種伊樂藻(吃不敗);3~4月,灘面上種輪葉黑藻(節節高、燈籠草);池塘四周可搭配其他品種如苦草(面條草)。5月份,還要種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蘆。水草基肥選用酵素鈣肥+根草壯(1+1混合均勻撒6畝)。
水草管控風險提示:水草在高溫季節,容易瘋長。此時,又是投喂高峰期,塘底有機物增加,容易產生厭氧腐爛,同時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會導致水草根部的莖葉與草根腐爛,這就會出現從草旺→草衰→草爛→底壞水壞→病發難控的惡性循環!建議每10~15天用根草壯(每包5~6畝)讓水草在塘底牢牢生根,不易莖折飄浮,同時每5~10天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或用黑臭凈撒入池底,重點撒于水草根部,既可防腐爛根倒草,又可控病蟲病菌危害龍蝦!
4.養草護苗
水草的養護:放養池在養殖前期要求塘口多種草、種足草;中期要求管好草:如水色過濃影響水草光合作用,應及時調水增加水體透明度(放養螺螄或潑灑綠康露)或降低水位,增強光合作用;如水質渾濁、水草上附著污染物的,應及時用黑金神+碳源乳酸寶(1+1用12~15畝,可酌情增量使用)處理有明顯效果;如水草枯萎、缺少活力的,應及時用健草養螺寶+根草壯(1+1用6~8畝)追肥,壯根健草;后期要求控好草:一是保持水草占塘口面積的1/3;二是保證水草生長不要沒過水面,定期割除老草頭,讓其重新生長出新的水草,形成水下森林;三是防止風雨天氣對水草的破壞及有害飛蟲產卵,風暴季節,適當降低水位,避免水草根莖浮空離底,造成枯爛,污染水質。日常養護水草,應定期按3~4畝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500克養護底部,按6~8畝用健草養螺寶1桶+根草壯1包增加水草生長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5.健康投喂
放齊苗后第二天開始喂料。建議:喂料的比例剛開始按苗體重的3%投喂,平時要注重內服,在保肝靈、活性蒜寶、離子對鈣、酶解多糖、金多維內服產品中選其中3種搭配拌料,以達到保肝健腸胃,促蛻殼硬殼,強免疫,抗應激,控病害的功效。還可根據蝦的長勢和夾草情況合理的加減投喂量。參照P “稻田養蝦—科學投喂”執行。
6.補鈣固殼
鈣在小龍蝦生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龍蝦每蛻殼一次個體就會增大一倍。據調查,養殖小龍蝦和螃蟹的塘口普遍總硬度都偏低,水體總硬度是水體中鈣鎂離子的總和。因為小龍蝦和螃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吸收水體中的鈣鎂離子,從而使自己能夠快速的蛻殼和硬殼。在蛻殼高峰期如不及時補充水體的總硬度,會造成養殖對象蛻殼不遂導致大量死亡。所以,應在蛻殼高峰期前后,用納米氧+特力鈣(1+1用4畝)混成顆粒狀均勻撒在塘里,補充蛻殼和硬殼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如出現水色渾濁,判斷沒有蟲或投料足夠的情況下,用六抗培藻膏+特力鈣(1+1用4畝)全塘潑灑,天氣較好的話兩天內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
7.豐產豐收
養殖一個半月左右就可以開始出售,平均規格應在每只35克以上,畝產可達300~400斤。
如何才能做到養殖小龍蝦豐產又豐收呢?養殖過程中,平時不怕麻煩,在細節管理上下功夫,在合理投入上舍得花成本,優化環境,增強營養消化吸收,減少發病,提高種苗成活率,以達到長速快,產量高,規格大,價格高,豐產又豐收的目標。
要達到豐產又豐收,一定要做到:培好水,護好底,養好草,穩好氧,投好料,防好病。
8.小龍蝦安全越冬的細節管理
至九月初,本季蝦己全部起捕。蝦起捕賣完后要開始越冬蝦的養殖準備。即:健康清塘,健康種草護草,草種好后把水加到1米以上。10月份選購種苗,但規格要求在4~5錢,紅殼蝦為主。每畝投放30~50斤。放苗前一星期做好健康肥水培藻,防抗應激的準備,投苗后少量投食。到十一月份,天氣變冷,小龍蝦殼身變紅,性腺成熟,進洞繁殖。此時雖活動量減弱,但也會出來覓食,可用南瓜一切為二視龍蝦分布情況投放,讓龍蝦采食,每畝可放50~100斤。沒吃完的南瓜腐爛后有肥水效果,會將水肥得較濃。水濃對預防青苔瘋長有很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南瓜的腐爛容易滋生致病菌或產生毒害物,所以,要提前作好防控。建議:用納米氧+百安威(1+1用4~6畝)混泥沙或黃沙潑撒,南瓜腐爛發霉變黑處重點潑撒,消除病原隱患,防止開春或清明時節疾病暴發。同時保證水位不要有太大的變化,避免因水位的變化導致小龍蝦產生應激??舍槍λ|變化情況用碳源乳酸寶+六抗培藻膏(1+1用6~8畝)保護水草,穩定水質和水的透明度。冬天,水質偏濃和水草偏旺可以起到保溫作用,這樣龍蝦苗的活動量會增大,并能覓食和生長。為春節后成蝦和種苗提早上市提供了時間優勢。上市越早,售價越高,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益。(冬季管理詳見P “稻田養蝦的細節管理”中的“打破五月魔咒)。
精養模式主要是生產大規格的成品蝦,蝦苗規格統一,長勢均勻,養殖周期短,能精確控制塘口的養殖數量,能估算大概產量。一年可養多造,養殖效益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