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健康養殖的細節管理與關鍵控制技術
小龍蝦是存活于淡水中一種像龍蝦的甲殼類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耸显r是甲殼類中分布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耸显r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其攝食范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尸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耸显r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小龍蝦壽命一般在12~18個月左右。
現將小龍蝦的健康高效養殖模式與養殖戶進行分享。
一、稻田養蝦
稻田養蝦,顧名思義是在稻田閑置期間養殖小龍蝦。其優勢有:投入小,養殖設施比較簡單,養殖效益要比種植水稻高,養殖時間又不與種植水稻產生矛盾,養殖技術要求相對較低等。稻田養蝦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如下:
(一)養殖田塊選擇與田間工程建設
養殖小龍蝦的稻田要求選擇在水質清新、水源充足、無污染、進排水方便的田塊,能做到旱季不涸,雨季不澇;底質要求壤土或粘壤土,底泥肥沃疏松、保水性能好,腐殖質豐富;田埂比較厚實、不滲水、不漏水。田塊面積以5~10畝為好,便于管理。
稻田養殖小龍蝦需開挖蝦溝。蝦溝是小龍蝦游向稻田的主要通道,也是小龍蝦在稻田種植、施肥、施藥時躲避的場所。蝦溝開挖面積一般占稻田面積的5%左右,蝦溝寬5米以上為宜,深度為1.5~1.8米,中間做30cm高的田埂,以便蓄秧田的水,留一處3~4米寬的路方便收割機下田收割。
(二)防逃設施
選用農用塑料薄膜作防逃墻,每1米用1根毛竹或小木樁固定,塑料薄膜埋入土中20厘米,上端用鐵絲或尼龍繩固定即可。
(三)稻田養蝦的細節管理
1.健康清塘
① 在水稻收割以后,將殘留的稻桿和枯葉收拾干凈,以防來年因為稻桿枯葉腐爛造成水質變紅變黑,影響水質。
② 排干回形溝的水,翻耕池底曝曬,讓太陽紫外線殺菌消毒解毒更徹底。
③ 曬塘至放苗前10天加適量水浸濕池底,然后用石灰或漂白粉(根據池塘pH值情況選定,如pH偏低就用石灰,pH偏高可用漂白粉)。
④ 降解殘毒,活化底泥:用凈水靈+納米氧(兩者混合加200倍水)絡合或降解水土中藥殘和重金屬的毒性,疏通活化底泥,消除養殖隱患。
⑤ 生物清底:用黑金神加粉劑活菌旺(1+2用6畝)混泡3小時后全池潑灑,分解動植物尸體殘留,消除二次污染,且利于培藻植草。
2.種植水草
“蝦多少,看水草”。水草不僅是小龍蝦不可缺少的植物性餌料,也小龍蝦棲息、蛻殼、躲避敵害的重要屏障和場所。同時,水草還有調節池塘水質,保持水質清新,改善水體溶氧的重大作用。建議先栽種回形溝和坡度上的水草,主要以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為主,水草覆蓋面積約占小龍蝦塘的1/3為宜。
3.水位管理
養殖小龍蝦的水位根據養殖周期,以“春淺、夏漫、秋穩、冬深”為原則。具體變化如下:
2~5月份:稻田養蝦,灘上水位要求40~50公分左右;
6~9月份:種植水稻,退水至環溝;
10~1月份:水位盡量加大,根據塘口的實際情況,加至60~80公分以上為宜。
4.肥水培藻,防控青苔
養殖小龍蝦,青苔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根據多年服務跑塘的經驗,青苔多是因為前期稻田基肥施得不足,水色清徹導致的??砂?~8畝用六抗培藻膏1桶+特力肥1包+特力鈣1包,施足基肥,培養藻類,降低透明度,又可有效防控青苔。如果遇到滿塘底“棉苔”,須先人工清理,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如果池底有少量青苔,可用黑金神+粉劑活菌旺重點撒于苔區。然后按上述方法肥水培藻,其間要關注水色變化,適時適量的追肥,防上水色掉清,青苔再生。
切不可亂用毒性強,殘毒時間長的藥物殺青苔。一是藥殘難消,不利于肥水培藻,青苔容易復生;二是使蝦苗致畸致殘;三是損害肝腸胃致死;四是影響蛻殼不順致??;五是影響回捕率,大大降低產量。
青苔死亡后,如量大一定要將其尸體撈起,少量可用黑金神+粉劑活菌旺定點潑撒分解,以徹底消除青苔尸體腐爛產生病毒病菌或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毒害蝦苗。
5.清除野雜魚
每畝用20斤茶麩加水浸泡1夜后全池潑灑,茶麩既可殺死各種野雜魚蝦蟹,還可肥水控苔。使用茶麩2天后,雜魚死亡后會浮起來,要及時撈出并集中掩埋處理,以防止小龍蝦攝食死亡后腐爛的雜魚尸體,導致發生病變。雜魚處理后,要及時用凈水王(1瓶3畝)進行水體解毒。
6.肥水培藻 準備放苗
蝦苗入塘前一星期用特力肥+六抗培藻膏肥水培藻,活化營養水體,培養輪蟲橈足等開口餌料,為蝦畝入池做好健康環境和充足的餌料準備。
7. 選苗放苗
(1)認真選苗
蝦苗以就近采購為原則,應親自去了解苗塘中蝦苗的活力情況、用藥情況。選擇色澤光潔、規格整齊、無損傷、活力強的蝦苗購買?,F場要有專人照看起籠捕苗,防止劣苗、差苗、發病的苗摻到一起。還需注意的是,蝦苗打包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因擠壓或其他原因導致過多的損耗。
(2)健康放苗
第一,塘口原本有存塘蝦的,可根據塘口四周小龍蝦打洞的多少而確定放苗數量。每米距離有3~4個洞的,則說明塘口里面的種蝦比較多;如洞口比較少,則可每畝放8~10斤種蝦。在健康清塘后,慢慢加深水位。
第二,每年10月左右,選擇每尾4錢以上的性成熟的紅殼蝦,比例以70%母,30%公為宜。讓小龍蝦在塘里打洞之后交配、產卵,苗要在十月底之前放完,每畝放30~50斤。
第三,若年前10月因各種原因來不及放苗的,在基本設施都做好的條件下(如設防逃網,種植水草等),可選擇來年4月放苗,視池塘情況,每畝按60~80斤,每斤80~100只。
放苗前用解毒超爽或凈水靈解毒,用六抗培藻膏+特力肥肥水,培養好輪蟲等開口餌料后開始放苗。蝦種下塘前用3‰的食鹽水浸泡2~3分鐘后入池;在蝦苗入池前3~5小時用納米氧+護苗露(1+1用4畝)混合潑灑,蝦苗密集區重點發灑,提高蝦種的抗應激能力和成活率。放苗時,切勿直接倒入水中,應輕輕均勻散于池邊,讓其自由爬入水中,使蝦種在池內均勻分布。蝦苗入塘2小時后,應用應激寧+超C全池潑灑,預防應激。
8.適當混養
冬季放10~20尾/畝白鰱,規格在半斤以上的,其他魚不能放,尤其是草魚,因為小龍蝦在幼體和蛻殼期,草魚會大量的攝食蛻殼蝦或軟殼蝦。加水時要注意用過濾網過濾,防止抽進野雜魚魚卵。
9.健康投喂
不管是投喂龍蝦配合飼料,還是投喂豆粕、小麥、玉米等,最好是先將餌料發酵5小時左右再投喂。
飼料發酵方法:用新活菌旺+酶解多糖(每公斤餌料拌新活菌旺15克,酶解多糖10克)加250克干凈水攪拌均勻后,放到陰涼處放置5小時即可投喂。(注:1兩等于50克)。
投喂發酵料的好處:
① 增強飼料誘食性(發酵后飼料味香);
② 提高飼料適口性(發酵后的飼料柔軟,口感好);
③ 促進飼料消化和營養轉化,降低料肉比,提高日增重,縮短養殖周期,促進大規格蝦養殖,從而大大提高養殖效益;
④ 消除飼料污染,防止病從口入(發酵的飼料已被干凈水浸潤,不會再吸底部污水,從而保證飼料不被污染變成“毒料”),飼料在發酵過程中,還可有效消除飼料中的各種霉菌毒素;
⑤ 長期添加有益菌種,提高消化道有益菌優勢,從而改善消化道健康,增強消化能力,有效防控消化道疾??;
⑥ 龍蝦糞便中含有從腸道中攜帶的有益菌種,“糞便”變成了有益的生物底改,不僅可降解排泄物中的剩余營養,還可降解其它池底有機污染物;
⑦ 促進營養消化吸收,降低料肉比,降低飼料成本10%以上。
在飼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劑進行短時間的發酵處理,雖然表面上看似麻煩,實則消除了大量的隱患,為健康高效養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體做法:將發酵料每天喂兩餐,早上一餐投喂全天投喂量的30%,下午一餐投喂全天投喂量的70%。
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每天投喂一餐的害處:
① 很多沒有吃到飼料或者沒吃飽的,就會夾草,造成草損草??;
② 在塘底亂爬,消耗體能,混濁水體,促成底質毒素釋放,導致中毒致病或致死;
③ 覓食塘底的帶病菌或毒素的有機碎屑,引發腸胃或肝臟疾??;
④ 營養不足,不均衡,長成“老頭蝦”;
⑤ 互相爭食,互致傷殘、感染或致死,降低產量;
⑥ 饑餓時間過長,易產生暴食(吃得太飽,消化不了,甚至撐死)致病。
以上所述,都是影響產量和效益的風險,也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的關鍵控制所在!馬虎不得!
投喂是否恰到好處,可根據灘上四角放置食臺的攝食時間,腸胃是否飽滿來判斷。(投喂量以蝦吃到7~8成飽為好,過量投喂,易引起消化不良,浪費飼料,污染池底)。 有時池塘水渾濁、有夾草等現象是蝦料投喂不足或投喂餐數不夠而造成的。在5~6月投喂高峰期,投餌量可按蝦體重的8~10%投喂。在冬季,水溫在10℃以上就可以投喂南瓜、豆腐糟等植物蛋白類食物。開春后3~4月份,小蝦苗開始從洞穴中出來活動并攝食和生長,所以一定要及時喂食。小龍蝦因為規格不齊而不好掌控,早期脫殼也很快,所以還要及時補鈣,每隔10~15天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500克用5~6畝)養護底質,并潑灑納米氧+特力鈣,拌喂離子對鈣、活力素、金多維等促進快速脫殼硬殼,提高成活率并促進健康生長。
投喂技巧:
① 堅持將料按上述辦法簡單發酵后投喂;
② 堅持少量多餐(每天不少于2餐);
③ 傍晚和清晨多喂,陰雨天,悶熱天少喂;
④ 投喂1個半小時后,空胃蝦較多適當加量;
⑤ 水溫低于15度或高于32度少喂;
⑥ 天氣晴朗時多喂,大風暴雨惡劣天氣少喂或不喂;
⑦ 小龍蝦大量蛻殼時少喂,蛻殼后多喂;
⑧ 池塘內競爭生物多適當多喂;
⑨ 水質良好時多喂,水質惡劣時少喂或停喂。
10.打破“五月魔咒”
“五月魔咒”是歷年來進入五月份后,小龍蝦開始出現大量死亡,持續時間長,用藥效果不明顯,甚至很多塘口出現全部死亡的現象。五月是讓養蝦人懼怕的一個月份。根據近幾年的服務經驗和許多養殖戶的實踐總結,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早期清塘和冬季管理不到位,二是2~5月份養殖期間管理不善所致。
(1)健康清塘(詳見P “稻田養蝦的細節管理”中的“健康清塘”)
(2)冬季管理
A,冬季的灘上水位要在50公分以上為宜。
B,及時補肥,預防青苔:可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鈣肥(1+1用5畝)培養藻類,降低透明度;每10~15天根據水質變化合理追肥。
C,種植水草(詳見P “稻田養蝦的細節管理”中的“種植水草”)
D,定期改底:每10~15天用六控底健康+黑臭凈(1+1用4~5畝),分解塘底腐爛的稻草梗等腐敗物,以及水體中的有機碎屑。
(3)2~5月管理要點
A,進入2月份后開始投料,此時應加強內服,如酶解多糖、離子對鈣、健長靈、活性蒜寶、保肝靈,選用2~3種搭配拌料內服,或使用肝樂+活性蒜寶+酶解多糖。
B,開始喂料后,塘底排泄物逐漸增多,各種細菌病源開始滋生,每7~10天使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1+1用4畝)預防病源,清潔塘底。
C,進入3月份后,氣溫逐漸回升,小龍蝦開始大量活動,應加強補鈣固殼,預防疾病,用六抗培藻膏+特力鈣(1+1用4~6畝)加強水體硬度,加快長勢,提前上市賣價高。
D,3月底后,再次加強改底力度,每5~7天使用一次,并加強優勢菌種培養,定期用新活菌旺或碳源乳酸寶,浸泡一夜后全池潑灑,培養優勢菌群。
E,進入4月份,中草藥著重預防,用三必康+清解安(1+1用2~3畝)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并需要人為補充微量元素。因小龍蝦苗數量多,蛻殼頻繁,水體中的微量元素不能及時補充,極易產生蛻殼不遂,應用特力鈣+利安多維(1+2用5~6畝)補充水體能量,促進蛻殼硬殼。
經眾多養殖戶實踐證明:做好冬季管理和2~5月份的細節管理,完全可以打破“五月魔咒”,并且提高養殖效益,實現輕松養殖!
11 .科學起捕
越冬小龍蝦一般從正月底就開始起捕,苗種過多時,不論大小,都要快速起捕,以防密度過大,影響規格,加大管理難度,增加養殖風險。苗種不足時,捕大留小,及時補苗,充分利用時間和池塘空間提高單位產量。因為水溫、水質、水草不好和投喂不科學的影響,會造成塘里產生3錢左右的小硬殼紅蝦,俗稱“丁殼蝦”。這種蝦只吃料,不長個,不增重,須及時捕撈賣掉,以免浪費飼料。
經眾多養殖戶的實戰經驗證明:“稻田養蝦”模式中,若是新稻谷梗腐爛變質,導致塘里水質變黑變紅,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500克(用3~4畝),天晴2~3天水色有明顯的改善。
12.蝦稻共生(六月份插秧以后的管理)
(1)退水至環溝,之后開始整理稻田,準備水稻種植,退水后環溝水質會比較渾濁,可用六抗培藻膏+特力鈣穩定水質。
(2)插秧后,秧苗盡量不使用殺蟲殺菌的農藥,如用菊酯類、磷類藥殺蟲,應選擇對蝦刺激性較小的產品,建議使用生物農藥,要確保水稻殺蟲不影響小龍蝦的安全健康。使用農藥兩天后,應用凈水靈(1瓶4畝)進行解毒,絡合毒素。
(3)灘上種植水稻,環溝繼續養殖小龍蝦,環溝內小龍蝦密度會比較大,環溝內也需要定期用碳源乳酸寶培菌,定期養護底質和補充微量元素。
(4)在秧苗下返青肥之后,開始上水,讓小龍蝦上田,方便小龍蝦在稻田陰涼處活動。如塘口小龍蝦密度較大,也可出售一部分。
(5)在高溫期間,會有大部分成熟的小龍蝦打洞繁殖,用清解安(每包2~3畝)緩解因高溫產生的應激和厭食現象。進入九月份后開始收割稻谷,收割完畢后,重復清塘再生產。
13.小龍蝦繁殖及稻田養蝦的收益特點
小龍蝦屬雌雄異體,第二性狀非常明顯,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內完成,因現在養殖密度加大,平時在生產過程中也會發現很多的抱卵蝦,交配2~5個月才能排出體外,每只蝦抱卵約300~500只,孵化時間約20天左右,繁殖能力很強。因為稻田養蝦模式,塘口里面蝦的數量不好掌控,早期開市蝦苗價格會較高。稻田養蝦因為養殖環境受限,蝦苗數量又多,成品蝦的產量不會很高,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所以說稻田養蝦的主要收益對象就是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