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蟶苗播種
1.優選蟶苗:(一聽一聞四看)
優質苗 | 劣質苗 | |
聽聲音 | 振動苗筐兩殼立即緊閉,發生嗦嗦聲響,響聲齊,再振無反應 | 震動苗筐,反應遲鈍 |
聞味道 | 放置稍久無臭味 | 放置稍久有臭味 |
看體色 | 殼厚、玉白色、半透明、殼全段黃色,殼緣略呈青綠色,水管有時帶淺紅色。 | 殼薄、灰白色或土褐色,且不透明,殼前端白色。 |
看體質 | 肥碩結實,兩殼閉合自然,殼緣平整,個體大小整齊 | 苗體瘦弱,兩殼松弛,大小不均勻。 |
看活力 | 將苗置于灘面很快伸足,很快伸足作鉆土動作 | 將苗置于灘面鉆入泥中極緩慢 |
看雜質 | 死苗、碎殼苗低于5%,雜質少,清潔 | 死苗、碎殼苗大于5%,雜質多,不清潔 |
2.蟶苗運輸:
◇ 由于蟶苗殼薄而脆,且不能完全包被軟體部。因此,要提高蟶苗運輸的成活率,必須快裝快運并減少機械損傷。
◇ 在裝運前過一次淡水,經過淡水沖洗后,蟶殼不會發粘。
◇ 在運輸過程中為了保持一定的濕度,需要在裝運前濕潤車廂,運輸途中每隔1-2h用噴霧器噴水一次。
◇ 控制溫度在20℃以下(溫度15℃左右,可露干70多小時;溫度20℃可露干48小時;溫度在20℃以上,僅活36小時左右),可用塑料周轉箱裝冰塊置于車廂底部。
◇ 加蓋浸水紗布防干、防塵。注意通風防日曬雨淋、避免疊壓和劇烈振動。
◇ 蟶苗運到目的地后,要放在陰涼通風處,并將籮筐振動幾下,使水管縮入體內,兩殼緊閉(以便在水洗時可避免蟶苗大量吸水,提高潛鉆力),過一次海水,然后浸入海水中2h,浸水時海水不要漫過箱沿,以防蟶苗浮起隨流漂走
3.播苗時間
播苗在適宜的季節內要早播,一般在農歷1-3月播種(在清明前播苗結束,有利于縊蟶的生長),各地稍有差別。福建蟶農有“正月種金,二月種銀”的說法。浙江縊蟶播苗時間通常在清明前后為宜。
4.播苗方法
在蝦池內播苗,通常先排水,使畦田水很淺或露出水面,這樣播苗才均勻。在播苗前,先將苗種裝在木桶內,用海水洗凈泥土檢去雜質,使蟶苗不結塊,易于播種。播種方法主要有拋播和撒播兩種,一般養殖面積較大的,用拋播;養殖面積小的用撒播;注意將不同大小規格的苗分開播種,使生長均勻。
5.放養密度
放苗密度要合理,根據蝦池條件、計劃收獲產量以及成活率三個因素綜合考慮,同時要考慮對蝦放養量,再決定規格及密度。一般苗種縊蟶投放規格越小,放苗密度越大,反之,則越少。一般每畝放苗量在12~18萬粒左右。
許多養殖戶盲目追求高產量,放苗密度過大,致使池塘中的餌料生物量不能滿足縊蟶的生長需要,從而出現縊蟶攝食不足,生長緩慢,軟體部瘦弱,外殼發黑,體質下降,甚至導致縊蟶死亡。
6.安全、高效播苗
①組織充分的人力、物力,依據事前制定的養殖計劃統一指揮,以最快的速度播苗;
②如果畦面過干,要先潑些泥漿水后播苗;
③風雨天不宜播苗,若需要雨天播苗,必須把埕地再細耙一遍,再播上蟶苗,然后用蕩板把埕土推平。
④應把苗種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安排專人每隔2~3小時均勻的噴灑海水一次,切忌將苗種浸泡在海水中,待大風過后在播苗。播苗前一兩個小時可按4~5畝用護苗露2瓶+納米氧1瓶加水稀釋后全池潑灑,可提高苗的活力和成活率;
⑤播苗后由于種種原因,可能會有一些苗損失,為了保證播種密度要求,根據損失的情況,要及時補苗,并注意整修埕面,防治敵害。
五.對蝦放苗
1.優選蝦苗:
①規格整齊、體色正常,體表光滑健壯,活力強,沉底性及附壁性好,無側倒現象,攪動后有明顯的逆流現象;
②個體粗壯,肢體完整,大小均勻,蝦苗全長應達到0.8~1.0cm;
③.肌肉飽滿,逆流多,健康活潑,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
④體表光潔,軀體透明,腹節較長,第一觸須??繑n,不呈V字型,尾扇展開,苗體干凈無雜物附著;
⑤苗體腸胃飽滿,肝胰臟呈黃褐色;
⑥全身無病灶,中腸不混燭,鰓體不變黑;
⑦兩條觸須能靈活分合為佳,若只分開卻不合攏者,健康狀況較差。
2.提高放苗成活率:
在浙南地區,對蝦放苗通常在每年的5月初,此時縊蟶已潛入泥中后,再投放蝦苗,以免縊蟶被蝦苗吃掉,也有的在苗畦上覆蓋沙網防止蟶苗被吃。但考慮是作為混養,密度切不可過高,一般每畝放蝦苗1~2萬尾。
1.選擇晴朗的天氣放苗:夏天放苗,應選擇上午8~9時或下午太陽下山后放苗最好,不要在中午放苗;秋冬放苗,選擇晴好天氣的中午放苗。
2.放苗入池前,首先要檢測養成池塘的水質條件(水溫、pH值、鹽度、溶解氧等)及餌料生物的數量。要盡可能使苗種在養成池的水質條件與育苗池盡量保持一致(一般要求鹽度相差不超過5度,pH值不超過0.3,溫差不超過3℃)。
3.解毒抗應激:由于現在養殖水源受到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放苗前解毒和抗應激非常必要,養成池在放苗前1天按3畝.米全池潑灑解毒超爽1瓶解除水體毒性;在放苗前4小時按3畝潑灑納米氧1瓶+護苗露1瓶防抗應激,保健養苗,增強苗種對新環境的適應性,明顯提高放苗成活率。